火热的国内玉石市场让越来越多、品质参差的国外玉石也抢着来分一杯羹。
在收藏市场热度不减的背景下,玉器这个原本默默成长的“潜力股”也抖擞了精神。而今,玉器市场进入周期性的旺季,几番价格冲高让研究学者、买卖商家、收藏人士无不瞠目结舌。高价是泡沫,还是价值回归?交易过后是深宅典藏还是“击鼓传花”?
新行情
游资推高虚火
拍卖市场或许是玉器价格成长最明显的风向标。以玉玺印为例,2005年香港佳士得春拍,清乾隆碧玉交龙万泉庄玺成交价为437.6万港元;2007年香港佳士得春拍,清康熙寿山石雕子母狮钮宝玺成交价为726.4万港元;2008年香港苏富比秋拍,清乾隆螭龙钮白玉长方玺成交价为1074万港元,清乾隆交龙钮和阗青玉玺成交价为1858万港元;2009年香港苏富比秋拍,清乾隆争珠游龙钮寿山石玺成交价为1410万港元。而去年,拍卖市场玉器的疯狂尤为突出,4月香港苏富比拍卖会,清乾隆御白玉圆玺成交价为8435万港元,而在2007年,这枚玉玺曾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中以4625万港元拍出,不到三年时间拍卖价格就上涨了近一倍。
拍卖市场对玉器的青睐直接引发热岛效应,这股火热行情很快蔓延到整个玉器交易市场。
据北京大学玉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于明介绍,玉器市场主要分为两个市场,即翡翠、和田玉。就翡翠市场而言,2010年翡翠市场价格与2009年相比出现了普涨。高端翡翠涨幅达到2-5倍,低端市场虽然变动不大,但涨幅也达到20%。而和田玉市场,高端籽料的价格2010年一年涨了四五倍,平均每个季度涨一倍多,低端市场大概能涨两倍左右。“这样的涨势的确出人意料,但也不难理解。”在于明看来,正是因为目前收藏保值增值的需求骤增,才带动价格的迅猛上涨。“无论藏翡翠还是藏玉,藏品本身的品质至关重要,只有高端材质才有收藏投资的价值,所以涨势更加突出,而相对低端的材质则在价格浮动上显得较为平稳。”于明说。对此,北京东方大学传统文化研究院院长李彦君也表示,玉器价格上涨的一大动因就是资本游戏,游资在调控的压力下不断寻找新的出口,造成玉器在2010年出现了明显的价格波动。“此外,2010年黄金价格上涨很大程度上从侧面推高了翡翠的价格。而白玉的涨势并没有市场看来那么红火,过了这个春节很可能就会回调。”李彦君说。
辨市场
杂品随行就市
以和田玉为例,由于新疆和田玉资源紧缺、游资热炒,高昂的价格限制了许多人的购买力。“全国各地不少玉石加工企业把触角伸向了国外,寻找物美价廉的原料作为新疆和田玉的替代品。”李彦君分析,“在国外,玉石消费远没有国内火热,没有经年开采,资源相对丰富,价格也不高。加拿大、俄罗斯、韩国等地出产的玉料,在当地并没有什么市场,因此就瞧准时机,将大量玉料出口中国。”
“其实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,俄罗斯、加拿大就开始了对中国的玉石出口,但直到近年才渐成规模。”据李彦君介绍,俄罗斯玉、加拿大玉、韩玉等品种每年差不多500吨的进口量,从某种程度来说弥补了国内玉石资源不足的状况,而且其相对低廉的价格也可以满足更多人的购藏需求。
然而,面对进入中国市场为时尚短的大量外来玉石,很多人一时之间似乎还难以摸清、看透,不少问题相伴而来。
我国2004年颁布的《珠宝玉石国家标准》里,“和田玉”统冠所有理化性状为透闪石、颜色洁白的玉料,包括新疆和田玉、青海玉、俄罗斯玉。明确将和田玉作为脱产石的代名词,和大理石一样,不具有产地含义。“目前市场上的和田玉成品,差不多95%是俄罗斯玉、加拿大玉、韩玉和昆仑玉。”李彦君说,商家和鉴定机构执行新标准,而传统的和田玉概念还在影响着相当一部分购买者,这就导致了部分商家浑水摸鱼,打着“和田玉”的名号,隐瞒产地蒙骗消费者,牟取暴利。在李彦君看来,这些外来玉种的资源不具备稀缺性,升值空间终究十分有限。“如果抱着投资、囤货、炒作的心态介入其中,成功的机会不大。”
考眼力
鉴定证书不能全信
市场繁荣的背后,玉器收藏也考验藏者的眼力和判断力。
对于满天飞的各种“鉴定证书”、“专家认证”,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收藏委员会主任姚政表示,国家对珠宝玉石质量鉴定机构有严格的资格认定,只有通过认定,颁发的鉴定证书才有效。其出具的珠宝玉石鉴定证书上需具备CMA、CAL、CNACL其中之一,尽管如此,但玉石在鉴定过程中往往存在误区,比如翡翠A货,权威机构也仅仅是证明材质天然,未经人工处理,但A货翡翠并不一定代表其有昂贵的价值和巨大的升值空间。
同样,和田玉的鉴定也非鉴定产地,而是鉴定其中主要成分透闪石的含量。材质优劣的判断还是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。
“2010年可谓玉器丰收年,买家卖家都皆大欢喜,藏者自然都希望自己的财富得到更多的增长,都希望玉器能够成为财富增长的阶梯,然而这种交易快速增长的背后却有着巨大的不确定性。”于明说。
“玉器价格的波动可能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,但有一点是可以把握的,那就是应在坚持玉文化正确理念基础上的正确投资,而不应该盲目地捡漏式投机,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。2011年的玉器市场,可能不会像2010年这样红火,最大的可能是在这一层面保持基本平稳。”于明同时表示。
上一条:早期站台票凸显收藏价值
下一条:家居材质猫腻多 木家具差异很大